弘扬国乐 吟唱经典——中国首届古琴弦歌大会在古都许昌开幕

中国乐手报道:2019年4月8日,中国首届古琴弦歌大会暨全国名坊琴展开幕式和中国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启动仪式在许昌许都大剧院隆重举行。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王松美,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毕可炜,外交部中国集邮协会秘书长马小玲,天津城建大学马列学院院长张广森等专家和嘉宾以及许昌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文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艾祥涛,市政协副主席秦春梅,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献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孟照阳等许昌市有关领导;中国声乐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古琴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的有关领导,著名琴学家,古琴演奏家,琴歌音乐家以及名坊琴家代表,古琴弦歌爱好者及媒体出席开幕式,共同见证首届弦歌大会开幕盛典。


 

开幕式上,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孟照阳首先致辞,他向与会领导、嘉宾介绍了许昌的人文历史背景以及发展现状。他表示:本届弦歌大会,作为第十三届许昌三国文化旅游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希望通过这种丰富的音乐活动,挖掘古都许昌在古琴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把古琴弦歌艺术打造成许昌闪亮的文化名片,以此彰显许昌厚重的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作为此次大会的主办方之一,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王松美代表中国乐器协会,对许昌举办(古琴)弦歌大会表示祝贺,在致辞中她谈到了对古城许昌的印象——古城不古,到处充满活力,交通便利,产业基础雄厚,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历史文化氛围浓厚,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的传承三国文化,这对许昌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中国乐器协会多年来在与各地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的合作中,也一直在致力于中国器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届弦歌大会,是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委会与许昌市政府的强强联手,其盛况和影响值得期待。

为进一步推动许昌器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6.21国际乐器演奏日(中国)组委会副主任毕可炜先生还为许昌市颁发了举办6.21国际乐器演奏日的授权书并授旗。由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孟照阳接收。

为隆重纪念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和中国首届古琴弦歌大会,在外交部中国集邮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组委会向邮政部门申请发行纪念封,纪念封由北京乐器学会秘书长金岩与外交部中国集邮协会秘书长马小玲设计,纪念封构图由汉魏古都许昌、古琴以及中国古琴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薄克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弦歌吟唱传承人沙闪闪,取景、物、人三者构成,将古琴、弦歌与许昌历史文化相融合。外交部中国集邮协会秘书长马小玲、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王松美、许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艾祥涛和许昌市政协副主席秦春梅,共同为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暨中国首届古琴弦歌大会纪念封揭幕。

随着许昌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文杰宣布大会开幕,中国首届(古琴)弦歌大赛和名坊琴展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家斫琴名坊带了精品古琴、琵琶、沛筑等乐器,爱琴者可以近距离与斫琴师沟通,选购、欣赏、试奏自己喜欢的乐器。

在弦歌大赛休息的间隙,我们采访了本届弦歌大会的发起人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弦歌吟唱传承人沙闪闪。她告诉我们:作为世界级非遗项目,中国弦歌历史悠久、影响巨大。许昌是弦歌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仅流传至今的古琴曲中,与许昌有关联的就有五十多首。其中中国著名的“十大名曲”中,《胡笳十八拍》和《广陵散》两首即源于许昌。三国时期曹操等众多名人,更是因为在许昌创作了大量的乐府曲而闻名遐迩。目前乏人问津的许昌古琴文化,使许昌地域具有宽广开发潜力的文化资源,有巨大的开发前景。

弦歌与许昌深厚的渊源以及特殊的关联,决定了许昌在弦歌文化发展史上的源头地位。传承创新许昌弦歌文化,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优秀传统文化遗产、重新认识弦歌艺术的魅力、挖掘弦歌文化在许昌历史中的作用,有着巨大影响。为把许昌弦歌艺术打造成我们许昌闪亮的文化名片,使其与其它优秀文化遗产交互辉映,成为见证许昌历史文化厚重的标志。这也是当时策划举办弦歌大会的原因之一。

本届弦歌大会是国内第一届弦歌赛事,虽然没有以往同类活动的经验借鉴,但凭借着许昌市政府和专家团队的支持,大赛的举办非常顺利,大赛参与人数也比预期的要多,有来自全国的近五十个节目八十余人参与决赛,参赛选手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表演形式既有个人抚琴吟唱,也有团队组合,助演参与。曲目方面,既有传统古曲,也有原创新曲。相信通过这一届大赛的成功举办,一定会为古琴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许昌市文化提升大有助益,也将推动弦歌艺术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弦歌,发现弦歌的艺术魅力。

联系我们

  • 电话:010-89554979
  • 联系地址:北京-宋庄艺术区
中国乐手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乐手微博

微博

今日头条

头条号